盲道變“忙道” 怎麼能幫“盲”
日期:2019-07-25 / 人氣:
一條窄窄的盲道,對於有視力障礙的人來說,是“靜態的眼睛”,視障者通過腳感和盲桿對盲道磚的探測,來判斷道路的走向,能給盲人出行走路帶來實實在在的方便。
目前,我市殘疾人約32.5萬人,占總人口的7.23%,持證殘疾人12.6萬人,其中視力殘疾1.4萬人,約占11.1%。按照國家相關規定,城市建設無障礙設施,主要道路的人行道都應設盲道。然而,近日記者走訪發現,市區盲道上存在很多障礙物,有的被車輛或雜物占用,還有個別路段的盲道因施工被占用,嚴重影響盲人出行,甚至會給他們帶來危險。
11月6日8點40分,橋西區明德南街。一輛面包車本就停在一家超市門前的盲道上,又有一輛車駛過來插在了面包車旁邊。“這裏是盲道,不允許停車。”一位路人提醒車主道。車主表示,來超市着急買點東西,用不了多長時間,一會兒就走。
10點10分,橋東區建國路。記者發現來往的車輛比較多,在個別單位和醫院門口、菜市場路口,有不少車停在了盲道上。市民王女士表示:“設立盲道是對有視力障礙的人的關愛,體現着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不應該占用盲道。”
18點30分,緯二路。有個別汽車、電動自行車停放在盲道上,成為阻擋盲人出行走路的“攔路虎”。在市府西大街幾家飯店門口,有四、五輛汽車排成一排停放在盲道上,就像一個臨時“停車場”。
前不久,市盲人協會主席、市特教學校老師單海軍參加了市殘聯組織的培訓,成為我市首批無障礙環境建設監督員。他說,盲道的設置方便了殘疾人出行,但是由於盲道被占用的狀況時有發生,讓他和盲人好友不敢獨自出門。單老師希望相關管理部門進一步加強管理,製止那些惡意侵占和破壞盲道的行為。廣大市民也要進一步提高文明意識自覺維持盲道的暢通,讓盲道成為真正的綠色通道,為推進籌辦2022年冬奧會、冬殘奧會無障礙環境建設工作盡一份力量。
編輯:www.baking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