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合美宜景生態科技有限公司每一個作品都追求完美

當前位置:主頁 > 新聞信息 > 工業新聞 >

武漢海綿城市建設:綠化帶比人車道加起來還寬

日期:2019-05-05 / 人氣:

  中國園林網8月17日消息:海綿城市建設已經成為解決“城市病”和水問題的重要途徑之一。16日上午,記者在武漢市海綿城市建設應用創新技藝研討會上獲悉,經過三年的試點,武漢城建理念正在被“刷新”,武漢市海綿城市建設正在從青山、漢陽四新兩個試點示範區逐步向全域推進。今年有7個核心城區和東湖高新區、武漢開發區兩個性能區將按照海綿城市理念系統開展源頭和涉水類項目建設。

  “近幾年,武漢的城市建設理念發生了很大變化,過去的市政項目要求硬化‘到邊到角’,如今則是綠化‘到邊到角’。”一冶湖北公司副總經理張虹波以臨江大道的海綿化改造為例,路邊的下沈式綠化花壇寬達8米,道路中間還有1米寬的綠化隔離帶,而人行道、非機動車道加起來才7米寬,“綠化比人和車走的道路還寬,這是以前沒有的”。

  通過三年的海綿城市試點建設,青山區幾乎所有的市政次幹道都實施了海綿改造,雨汙分流,並增設大規格的城市箱涵。如今在青山、漢陽四新隨處可見的透水鋪裝、下沈式綠地,取代了以往的硬質路面和凸起的綠地。

  起初的海綿試點策劃導則中,要求保證徑流量、雨水花園、下沈式綠地的面積,這無疑會壓縮小區內的停車位和社區居民的生活空間。“我們在詳細實施過程中發現很難落地,因此根據居民需求,大多數老舊小區海綿化改造時,都相應增加了停車位,為了達到透水效果,停車位的鋪裝選取透水材料。”張虹波表示,武漢的海綿建設沒有唯指標論,而是因地製宜結合百姓需求。

  據市城建委分析,武漢海綿試點區域新增、改造生態停車位6000余個,新增活動場所3.3萬平方米。

  今年,是武漢海綿試點的收官之年,同時也是由區域試點走向全域擴面的開局之年。

  市城建委海綿城市和彙總管廊建設辦公室有關人士展現,今年有7個核心城區和東湖高新區、武漢經開區2個性能區將按照海綿城市理念系統開展源頭和涉水類項目建設,海綿改造總面積達40平方公裏,主要涵盖小區、公共建築的雨汙分流,南湖、東湖、龍陽湖、沙湖等重點水系片區海綿改造,提升水體環境品質,解決片區渍水內涝問題的同時,將顯著改善居民生活環境品質。截至目前,除個別區的項目還在分解確定外,15個項目已確定,各項工作正按計劃積極推進。明年,海綿建設將覆盖武漢全域。

  武漢市海綿建設專業委秘書長呂錦剛認為,目前我市海綿城市總體還處於探索階段,如何在海綿理念要求下建設市政基礎設施、施工過程及後期的運營維持管理等方面還需進一步研究。

  下一步,市城建委也將充分做好與水務、園林、規劃、環保等部門的溝通對接,明確職責,分工合作,將海綿城市低影響開發與“四水共治”、“三舊”棚戶區改造、綠地公園提升、高校雨汙分流等項目同步策劃、施工、驗收、投用,統籌開展海綿城市建設。

  

編輯:www.baking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