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小寨海綿城市項目今年竣工
日期:2019-05-06 / 人氣:
陜西省西安市小寨地區可容納利用9萬立方米雨水的海綿城市地下調蓄池,近日在興善寺東街育才中學開工建設,這也是小寨區域海綿城市項目Ⅰ標段重點工程之一。
截至目前,西安小寨海綿城市65個項目已開工建設11個,整個項目將於今年年內竣工。
據了解,西安市小寨區域海綿城市建設項目於2017年7月4日開工,這是國內首例在建成區運用海綿城市理念改造提升城市環境的建設項目。項目策劃總面積20.15平方公裏,按照“滲、滯、蓄、凈、用、排”的方針,通過低影響開發理念(LID)海綿化改造、排水管網提標、雨汙分流改造和超標雨水蓄排設施等建設,增強城市防涝能力,改善水環境,修復水生態,利用水資源。
西安市城鄉建設委員會綜建辦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正在興善寺東街育才中學建的地下調蓄池,將雨水調蓄池藏身於地下停車場等倉儲設施之下,避免在城市“看海”;建立數字化、智能化、信息化管理系統,讓城市變“聰明”。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環境與市政工程學院教授袁宏林表示,海綿城市給城市帶來的影響不僅僅是對環境的改善,它的“紅利”最終會造福老百姓。儲水、存水、對雨水的再利用也會進一步增加空氣中的濕度,改善空氣品質和人居環境。(記者王雙瑾西安報道)
綠了山頭 路子對頭長江上遊,沿岸多山。面對大山快被挖空、煤礦陸續關停,劉宗順和鄉親們沒有離開大山,而是把黑煤山變成花果山。有人無法形象地理解什麼是騰籠換鳥,還有人覺得擴展動力轉換只涉及工業生產,與農業沒什麼關聯。而這座山頭的轉型故事就是回答。只要堅持生態優先…【詳細】
編輯:www.bakingcn.com
上一篇:青縣村民兩次拆房時發現17塊清代青磚長這樣 下一篇:盲道存隱患 應當有人管